吕 祖 师 三 尼 医 世 说 述
龙门第八代戒子黄守中题 龙门第九代戒子陶太定辑
第十一代闵一得谨疏 第十二代沈阳一恭校
吕祖师为太上门下关尹子嗣道曾孙,本唐宗室,姓李名琼字伯玉;避武后之祸,偕夫人金氏隐于嵩山深谷,改姓吕,名曰岩,字洞宾;夫人殁,因号纯阳——钟离祖师弟子。元世宗敕封警化孚佑帝君。
三尼者,孔子、如来、老子也。《心印集经》曰:“青尼致中,仲尼时中,牟尼空中。三尼师师,文尼翼司,三尼克传,文尼斯赞,宏敷教育,裨生化之源”。此元始诰文尼之文。本经又言:“纯阳真人,化号文尼,职司铎化,故诏以三尼之道,敷锡于世,阴骘下民。”——吕祖师之统儒释道以宣教,天所命也,是以宝诰亦称为三教之师。
《医世说》,乃三圣之精蕴,发育万物,峻极于天。开辞以来,天下之道无有大于此者。吕祖述之,以开无量劫怀保惠康之化。所言入手之则,虽属玄门,实不外始基于定静。定静乃三家同入之门,惟道宗功法较为简而易晓,故拈以示人。至于尽性知命而功及于天地,则三尼同道悉该于此焉。吕祖笔之于书,以授门下,历代祖师宝之,藏于梅岛之龙峤山房——地为黄隐真律师别业,今址犹存,地离云巢二里许,金盖之东麓也。
是书原序为陶律师石庵著,其标题盖出自隐真律师。曰“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”者,正以明是书尚有三圣本经,吕祖述其意以教人云尔。
第一步说法
大壮
[ 本易象以明各步功法,非尽以卦气时序言也。“大壮利贞”:大者正也,内乾外震。乾为天、为首,震起也,故功起于此。“帝出乎震”:帝太乙也,即真一之宰也。震巽特变为多白眼:目注脑则向上,故多白,谓当注视乾宫也。震,阳之动也——意者心之所发,阳气之动也 ]
若曰:法先闭目,意敛目神,向脑一注。
[ 篑中书同。“若曰”者,明非本经。盖本经简奥难晓,吕祖述其意若曰如是如是也。陶律师本无“若曰”两字,次句有“微以”两字,末句“脑”字下有“际”字,“一注”作“存守”。吕祖曰:“存者真一,守者真元,真一是性,真元是气。脑为髓海,又为天性都会府,犹天上之有玉清胜境——其境至清,高居星月之上,乃太无之天。能知存守,自能明道。” ]
继于脑中,向顶注之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“中”作“际”,下句有“门上”两字,“注之”作“一注”。吕祖曰:“脑为人身玉清官,元始所居。顶曰囟门,穴名百会,乃三元聚会之所,上接三天真一。向顶注之,真一感通,真元汇注,得见红黄星点若雨洒下为验。”盖真一无形,所可见者真元。真元者,真一所生之气也。
(一得)按:《礼》曰:“本于太乙,分而为天地,转而为阴阳,变而为四时,列而为鬼神,其降曰命,其官于天也。”太乙即真一,天之宰也。首为人身之天阙,故迎乾必于首。《易》曰“乾元”曰“首出庶物”——乾为天为首也。《虞氏易义》:“乾为性”。——天命之性也。心目“注之”,即《尚书》所谓“颐諟天之明命”朱子曰“常目在之也”。《内典》曰“大佛顶首陀罗尼”——言慧光如日在佛顶也。又曰“斯是如来无见顶相,无为心佛”,又曰“摩顶令其开悟”——言人之性光皆在顶也。儒释二家医世功法,以经义参之,与此书宗旨重规叠矩矣。 ]
此为下手第一步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每步此句有“功法”二字。吕祖曰:“法,法则也;功,功用也。”“法先闭目”者,目为我心使气神。《法录》“目神在天,即为苟毕二帅”。其在人身,行则注于两涌泉,坐则注于两腰肾。闭也者,凝字之义也。曰“微以”者,有以若无之义。意为心神之号令,令出乃行,犹人君之有诰敕也。曰“上注”者,有透顶而上之义。所以注迎真一之元,以护身世也。 ]
第二步说法
夬
[ 内乾外兑。《逸象》:“乾为神,兑为通,与神通气也。”——引乾气下通之义也。夬,决也,刚决柔也,君子道长,小人道消——小人谓阴。阙门下通于腹,腹为阴,引乾阳下注,以决阴也。 ]
乃自百会,下游阙盆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作“继于腑际,向下陶堂。”百会,穴名,其穴在顶门。阙盆,亦穴名,其穴在陶。吕祖曰:“此不言意,意在其中。”曰“下”者,引一引元并下之义。味下句自可见。 ]
乾
[ 元亨利贞:元始,亨通,利和,贞正。元始,谓易生复初,探赜索引,万物资始。亨通,以阳通阴。务正性命为利贞。心以上为阳,腹为阴。响乃阳始通阴之界,天下之赜将由之而起,不可憧扰。乾有伏坤,驭动以静,乃为体得闲趣。体乾之德:刚健中正纯粹精。——此七者,所由觉空色相,一丝不挂也。 ]
游夫阙盆,体得闲趣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作“用字陶堂,一丝不挂。”(一得)按:《易》曰“清明在躬”,《心经》曰“五蕴皆空”,盖同是道也。吕祖曰:“第一戒毋率躁,第二戒毋昏迷,第三戒毋莽荡。要识此中,本无一物,有何人我,有何内外,光明磊落,彻天彻地,物物件件,机动乃现。现非心体也。现而勿察,隐而勿追,如浮云之点太空,过而已矣。所当迎者,清存十分,得迎三五。”盖此一步,《参同》谓之“上德”。德以清虚恬淡,一尘不染。得失有无,不稍粘滞,乃为得法。 ]
此为下手第二步。
[ 吕祖曰:“此步中必现有纷纭景象,若稍滞稍扰,天君有病,不惟无益,为害非细。而于下步便无下手处矣,可不戒哉 ! ”(一得)窃谓:能体游字、闲字,意义自得,行合祖训焉。 ]
第三步说法
姤
[ 内巽外乾。彖曰:“姤,遇也,柔遇刚也。”——阴为柔。“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”,谓以刚克柔。五中正,故刚遇中正。阴始生,故宜勒照。垢与复旁通,复则龙蛇俱蛰,垢则万物发扬——阴阳相伏之理。象曰:“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。”故为万路齐开。“天下有风”,无路不通也。 ]
运值正午,诀惟勒照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首句上有“已而”两字,下句作“万路齐开”。言此中元运旺,既庶且富,无物不备,有日中则昃、月盈则阙之惧,故当有勒照作用。正午,于世为中元,于身中为心,于功候为活午时,乃一阴初生之候,宜勒照也。 ]
遁
[ 内艮外乾。象曰:“天下有山,遁。君子以远小人,不恶而严。”君子谓乾,乾为远为严。未于首,其位已远。远而严,正本清源之道。刚当位而阴渐长,故有偏颇之象。 ]
已值未正,正本清源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“已”作“若”,下句作“便有偏颇”,盖民忘善之所致也。世泰已久,则民惟逸是安。逸是安则忘善,忘善则恶机已伏,自然之势也。宜体“正本清源”句义,乃有下手处。鄙意:诀则迎一以化之,不惟诀迎坤元而已。 ]
否
[ 内坤外乾。彖曰:“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。内小人而外君子。”故外强中干。“大往小来”,故当植培,此天地闭塞之候。 ]
一入申正,植培而已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“申正”.下作‘÷外强中干,须事植培。”意义与此书同。盖值申:正 ? 运当下元之初,其时人民燕安成性,罔知奋勉,无有远虑,风气浮华,举止文胜,故曰“外强”。惟民生厚,其气已漓,百产亦渐耗竭,故曰“中干”。一旦劫临,挺而走险,适以速毙,诚可哀也。志斯道者,诀惟植培为事,所以思患预防也。 ]
观
[ 内坤外巽。象曰:“风行地上,观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”观主化民,故当致新。五位未变,为“大观在上”。近乾爻,故迎乾。陶本曰“成贤劫”者,酉时卦中有蹇有明夷,值运之艰也。 ]
若至酉正,诀惟致新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“酉正”下作“诀惟迎乾,以成贤劫。”义与此书相表里。酉正者,下元之中运也,旧染污俗,迎乾气以廓清之,使民自新也,顽谗犹欲并生,使民自新,则劫运之来,化大成小,所谓贤劫是也。较诸兵火相乘,不已相去多多乎!吕祖盖有深意存焉。贤劫者何 ? 饥馑疫疠昏垫是也。 ]
剥
[ 内坤外艮。此戌卦也。乾凿度曰:“夫阴伤害为行当九月之候,阳气衰消而阴终不能尽阳,小人不能决君子也。”谓之剥,言不安而已。彖曰:不利有攸往,小人长也。” ]
坤
[ 六爻皆阴。此亥卦也,卦德为柔顺利贞,卦气为灭藏于癸,汲晦之象,阳尽灭也。故有“履霜坚冰至”之占。戌亥为剥为坤,此曰“法惟屯蒙,以俟复”者,舍值时之卦。而言“因时之用”,谓此时惟当息养。盖戌亥于身为下极,于世为下元之下运,言内言外,皆当息养也。 ]
运至戌亥,法惟屯蒙以俟复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下句作“屯蒙而已。”意义与是书无异。屯蒙者,万物冥昧之象,养之以俟其复而已。屯,内震外坎,动而遇险,劫运多艰,故屯利居贞。蒙,内坎外艮,坎智艮止,性灵窒塞,机窍未开,故蒙以养正。大元运之戌亥,万物皆息,小元运之戌亥,亦贵息养元气。吕祖曰:“究其致此之由,总因失照失培之故。”言小元运之可挽于前也。(一得)按:《易》曰“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”,《书》曰“道有升降,政由俗革”,此儒教之视否泰元远而医世也。《华严经》曰“清净光明,遍照世间,以无碍愿,住一切劫,常勤利益一切众生”,《楞严经》曰“于恒沙劫中,救世悉安宁”,此释教之历无量元运而医世也。 ]
此为下手第三步。
[ 篑中书此句上有“吕祖曰究其致此之由总因失照失培之故”十七字。按前后文均无吕祖曰字样,当是后人以此书质诸吕祖,录者误入正文耳!今采入前注。窃按是书,二步以上自顶至响,言身不言世,乃是自修之事。浑浑穆穆,不必分寸体验,故不言时。三步中分言六时者,功用至午位则为心,乃一身之宰;一世之宰;至未以下则为腹,为阎浮提。世事不同,补救之法亦不同,故逐时分析言之,以明随运之用。此六时之用,皆学问之事,谓当裕道法于未用之时。午未申酉戌亥,皆迎一迎乾之所贯注。乾,君也。盖有随时医世之学术,而后可以任斯世之重;能凋元赞化,。而后可以上格君心。欲从事于泽民,必先以致君力主也。 ]
第四步说法
复
[ 内震外坤。震,修省致福。坤,德合无疆。彖曰:“复亨,刚反动而以顺行,利有攸往,刚长也。”阳来返初,而应天行,阴顺之,明良之际会也。 ]
已而华开见佛,自造庆会,於(音乌)万斯年。此为下手第四步。
[ 篑中书同。陶本“已而”作“既乃”,下有“别有妙用,不外忠贞”二句,“自造庆会”下有“得致”两字。华,心华佛,喻君也。开者,开心见诚之义,中无意必固我,随机导引,格非启沃,大有红炉点雪之神。“不外忠贞”者,言忠贞则咸有一德,上下交孚,不待语言文字,故曰“自造”——诚之通也。忠则表里如一,贞则夙夜匪懈,是以能充满其肃肃雍雍之气。而君臣皆在一气之中,为上为德也,天下亦皆在一气之中,为下为民也,海隅苍生阴受其福而不知矣。吕祖曰:“惟知迎一与元者能之。”(一得)按:《书》曰“燮理阴阳,寅亮天地”,《楞严经》曰“于大菩提,善得通达,觉通如来,尽佛境界”,《持世陀罗尼经》曰“利益安乐,一切有情”,同此功用也。 ]
第五步说法
临
[ 内兑外坤,兑悦坤顺,故无间。元亨利贞。彖曰:“悦而顺,刚中而应。”——“悦而顺”,混一之原;“刚中而应”,妙凝之德、大亨以正也。 ]
于斯时也,功造无间,一举一措,不谋自合。盖已两气混一,志神不二,是妙凝之神验。此为下手第五步。
[ 篑中书、陶本同,文正藏本有小异。吕祖曰:“行到此步,益宜人我两忘,任此乾坤正气氲如氤如,有弥天盖地气象,乃得此验。偶或现有戾机,必当参迎人元以通之,倍迎乾元以新之,坤元以和之,寂体真一以一之,自然君圣臣良,上下一气,功行不怠。造致雍熙,计日可待。”(一得)按:《书》曰“咸有一德”,《金刚经》曰“以福德无,故如来说福德多”,皆是道也。 ]
第六步说法
泰
[ 内乾外坤。彖曰:“天地交而万物通也,上下交而其志同也。”象曰:“后以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”以阴辅阳,坤承乾命,庶绩咸熙,四海升平之象也。 ]
功到此际,朝宁雍熙,百工亮采,而民隐君悉。从而加迎真一,下照万方。继迎坤元以抚之,乾元以一之。物产繁衍,民行淳驯。此为下手第六步。(驯当作良)
[ 篑中书、陶本同,文正藏本句繁不悉载。(一得)按:《礼》曰:“德者,性之端也,极乎天而蟠乎地,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。”功用至此,天地顺而四时当,艮有德而五谷昌。诗曰:“允矣君子,展也大成。”——合内外道也。《金刚经》曰:“佛说非身,是名大身,纳大千于一粟也。”《弥陀经》曰:“阿弥陀佛国,众生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是故名为极乐。”皆道在一身,效在众生,申锡无疆之轨也。儒释二家医世之道,亦该于此书矣!
吕祖曰:“此抚世之极功,圣人之能事,然非有待于外。六合九州,不出坤晅,呼吸可通,尽人能学,惟在志坚,切戒私智用事耳 ! ”又曰:“天地无心,寄心于人,人故能行,行必有成。”又曰:“要知世运之有上中下,犹人之有少壮老。人无不愿常少壮,天地岂有不愿常上中哉!至人体之,故垂是说以俟志士。然有至玄玄理,终古未经道破。余昔早闻是说而窃有待,及既道成且圆,甫知昔既未事,今亦惟能述此说(曰“述此”,说明非本经原文,祖师述其说以示人也。)以俟后之踵行者。汝曹姑勿穷洁(详语意,此经之道甚大,仙真且不得尽闻,凡人不当穷诘秘录。赖祖师慈悲,吾辈得闻说述,岂非三生之幸乎 ? ),今姑为汝曹详述其能致之本(可见全经上半部尚有修为功夫,下文乃述其意耳)。乃曰:“《参同契》、《悟真篇》足以圆命,《唱道真言》足以圆性,《大洞玉经》足以化凡,《三尼医世 > )足以证果。无如《参》《悟》两书,中多隐秘,易入歧途。《大洞玉经》,经义简该,藉化气质,功用极神,加之《唱道真言》,仗以炼心,则三宝淳粹,然后参以《参》、《悟》以圆命,《医世》以证果。证果,计行以证者——行有巨于《三尼医世说》乎?呜呼!匹妇衔冤,三年不雨,凶乃尔,吉亦然也。余尝亲印诸”三尼”咸云如是如是。“三尼”又曰:‘性功不圆者验不淳,命功不圆者致不坚,气质不圣者用不神;三宝尽圆返夫先天者,行之藉诸人。’此即至玄玄理,吾昔未之闻也,汝曹今可悟矣。否则两大自谋何其疏,万圣同寅何其懈,岂非有生以来一大疑团哉 ? 汝曹今而后趁此生年月日,时时力行勿怠,尽此报身而证果,不亦宜乎?然治病要知源,病源不知,如何下手 ? 两大,无心无欲者。然而好生,生多则乏。医有子病补母,母病补子。若夫保极而新民,一法也;爱民而悍灾,一法也。惟此医世,乃有循环补剂,用用无穷,不费一钱,不劳丝力,坐而致之,功圆上升。与其从事三干功八百行须藉人力,不若行凭一念,操纵自由而诀又不繁,乃反空度岁月,不亦惑乎 ? 时哉时哉,幸毋待焉”。——此道光三年分所示者。
又曰:“两大元复,则物产茂,生人良。人良则物茂,物茂则人良,人良物茂,非世泰乎 ? 非有互相医治之义乎 ? 又何观望乎哉 ! 昔姑射(音弋)山神人姓许名晶字子由,创医两大于尧舜时,而洪水平,苗民臣服,非明征欤(葛陆问答亦载此) ? 其尤著者,佛说《持世陀罗尼经》,亲授妙月长者于骄弥国,迄今西域受其赐,见诸内典(彭尺木佛藏随笔亦引)。厥功厥德,可胜量哉 ? 吾宗以此道证果仙者,惟北派七子。然而尽人可学也。以者未奉玉清神母懿旨,秘不敢泄,今则统沐懿旨,诰下三天,普敕三界,准行授受,无分男女。三天三界,昼夜巡护,授持善信,有感斯应,魔无干犯。洵是开辟以来未有之遭逢,造化幸甚,亿万世世幸甚。然贵有以身率者。余诀则以得合真一为本,而功用总自胎息一节始。余知道不终隐,故昔降说述存于兹山之龙峤山房也。今更彻底宣示未泄,汝曹应共凛遵,慎毋稍存期效念。——无验自验,理如是也,道如是也。”
吕祖之训如此,有志斯道者,阅是书,必能发所未发,身体而力行之。三尼且默鉴之。此(一得)采集吕祖遗训,疏解是书之本意。其余强半采诸蒋元庭特郎纂刻吕祖《天仙正宗》内集。侍郎有跋,谓:“闻云南五华山藏有《祖师医世说经》,似合内集所示玄义。历访未得,得则拟以冠诸内集,盖必有要妙存是经中,《道藏》未采,缺典也。”(一得)窃以特郎所闻,或即鸡足山本,得之传闻,故有是经云云耳 ! 盖以陶律师原序核之,决非经闻,而谓《吕祖医世》亦误也。识此以俟考,(一得)谨识。 ]
吕 祖 三 尼 医 世 说 述 管 窥
金盖山人闵一得著
其 一
按《医世》说:“吕祖师奉教于三尼。”石庵陶律师谓:是三圣在天之灵,宣说参天地、赞化育之大道,祖师尝得闻之而述以示人者。其大旨,不外即身以治世——是道非法。据管窥,乃从三才源头上立脚者。《医世》经文——玉清之宝笈。盖深奥如《大洞玉章经》,凡人难晓,非人不可妄传。故祖师不宣示本文,而但述其说以示诚心学道者。又恐学者不知入手之门、故娓娓言之,谓当以《参同》、《悟真》了命,《大洞玉经》化凡,《唱道真言》炼心、然后以《三尼医世》证果,则《医世》经义自可默会,而行之自有步骤。使世志士得其大略,诚以事之,敬以行之,从此上续三尼心学,累行积功——惠而不费,大而非夸,天仙之梯航也。窃尝息心体会,即身即世,宜事培元。元培,功乃进焉。
其诀惟何?虚我色相,一我气神,卵而守之,久则内外无间,神完气足而精化。此身之神气既旺,则所事得实,必无不济而中止之虞。又久之,乃一丝不挂,身世两忘,归于太无,功竣一敛,全复太初,而缩斯身斯世于祖窍之中,悠然住手。斯时也,身世两益,嗣则相力加进,自戒计验计程。所当刻省者,身不可不端直,心不可不专一,行不可不坚不恒,置身世穷通于不问而已。
其 二
忆昔事此,每到身世两忘,旋现一境:上截澈清,下截浑和,虚无边际;返而内照此身,肢体脏腑空无所有。但觉白者天如,黑者地如,且有激浊扬清之变化,流露于动静之中。寂而体之,下界迭现,历历布若棋局。更寂体之,又见熙熙攘攘,纷若明窗之尘。以是气机之征验叩之吕祖,吕祖曰:“向之初现者,三才混一之太极;继而现于内照者,一身之太极。其后纷纷迭现者,是混一太极中含世宙亿亿太极之玄影,统摄于一心之中。惟能体而勿滞,见而不着,日时行动而勿间,三才真一感而下合,乃可中加作用矣。若未迎合真一,但当循是征验,益加虚寂其心,置此真元景象于不见不闻中,庶不为元所障,久之自可冀得真一。喜汝不由想像而得,玄影印心能不动念而加寂体,不负太虚保举,汝其勉诸!今所得虽属玄影,一得真一,便非玄影已也。然斯真一,岂得以岁月期哉!噫,玄影巽腔,进功之阶,汝其勉之。”此为嘉庆十六年事。盖以初步进功必由之境,故识之,以为同志者先路之导。
其 三
是道入手,现黑白,见升沉;是为消息,而总以自得为真。苟有心想,便落幻妄,故以得见真一为宗。真一者,持之不得,体之则存。上所言者,乃是真元。元之为物,有一以持之,内则用以治身,外则用以治世。第本一气,忽判成两,轻清者上升,重浊者下降,此自然之道,而至人必究其所自。据理而论,静以致清,动以致浊,而使之一动一静者,非无神以宰之也。在人之宰曰心,心乃至灵之物,必凭一念以定——所谓志也。君子所以贵立志,成贤成圣,皆此志之定力。知此,则治心有法矣!
治心之法,不外刚健中正四字。如何刚,如何健,如何中,如何正?内问诸心,心自了了者,以有天赋之性在焉。中正性之体,刚健性之用,性即天心也。明此,则存养有方,而中有把握。(一得)有志未逮,窃闻先师绪论,谓学者当遵《唱道真言》以自洗刷,则心体大明,自能辨气机之先后。气机之滞,凡质之累也,虔奉玉经而气质自化。参诸《参》《悟》,不为喻言蒙惑,而七情胥归一性之正,禀赋乃全。于是用志不分,以之医世,出神入化,近则一家一村,远则一县一郡,推其极则四大部洲,无不调摄于此方寸之中。消其灾祸,则无水火、刀兵、虫蝗、疫疠;正其趋向,则俗无不化、人无不新、民安物阜,熙熙然如登春台。小用之而小效,大用之而大效。道如是也,而用之则存乎其人。人禀天地之气,故通天地之气而能运夭地之气。人气为天地二气之枢纽,性命之功未圆则气不灵,性命之功既圆而四大已空,则无所依据以有为。故天仙亦让其权于人,此人所以为三才之一也。
其 四
要知天地无心,非块然两大也,言其自然之道耳!作善而百祥随之,作不善而百殃随之,皆自然之道也。而致殃致祥之柄,乃自人操之而天随之,是可见人有转移造化之力矣。其故何哉?盖从逆则凶,惠迪则吉。天本无心,惟人自召,听其纵欲则从逆而凶,消其戾气则惠迪而吉。转移在人,而藉有转之移之之人,一气转而人心皆转,人心转而天心亦转矣!
所谓寄者,非出而寄之也。三才一气,原是一物,言其形则有三焉。气以成形,各有所归,是惟太极。轻清者自归夭,重浊者自归地,乃各从其类。动而愈出,生清浊者真元也。玄之又玄,妙清浊者真一也。君子知而迎之,合同而化之,令各返夫先天,乃为得诀。
斯真一也,群居而不异,独立而不孤,同得而分,各得而合。盖元与一,是一非一,是二非二。离气而言曰真一,合气而言曰真元。天心之气曰真元,真元之宰曰真一。真一即天心。天心无形,赋于人而有形,即真一也。真元有气,藉心迎一,藉一敕元。天以真一真元铸有形,吾以真一真元培有形,令各安泰,是曰医世,是性命之学。
有为而无为者,尽心尽性以致之;得验与否,不欲人知;远近久暂,证果之高下定焉。君子存心,合内外以成其道,不计功效,况计人世之勋业哉!盖以是为性分中事,一有所为,不可与言道。士所以为四民之首者,以其有化民之责也。得闻是道,可不勉欤?
其 五
是道也,当于定静之中,寂审气机之通塞,及既充和,一守清明之在躬。有性命合修之理,而医世之用赅焉。(一得)尝学之,窃有所会。方其由心注顶,由顶达胸,奉元首而启乃心——明良之象也。乃由其胸达腹,奉天心以骘下民——康济之事也。以一身言之,则为通理督任之法。继由下极穿尾闾、循夹脊、透玉枕、上昆仑、驻泥丸,天雷一震,甘露沛洒,五脏清凉。斯时任督已交,天气降而地气升,煦妪发育,含宏光大,品物咸亨,上下成泰,朝野不隔,而民亲其上——是实其腹而藏富于民也,地不爱宝,上达天庭,膏泽洋溢,复下华池,驻护绛宫者,下流上通——所以致雍熙也。从而坤乾并迎,绵绵照注,俗化民新,漪漪盛哉。——究其得致之由中有真一以宰之耳!
斯道也,谓之升仙之宝筏也可,谓之医世之神功也亦可。然非致虚极、守静笃、诣力充足,则不可以行。
吕祖曰:“顶不知存,存不至足,胸不知存,存不至足,腹不知存,存不至足,前三不通也;下极不知存,存不至极足,后三不得通也。三三通,一半功,成仙致治攻复攻,下半功夫闭巽风。”按:攻,专治也。巽风,鼻气也。鼻有两窍,致闭乃圆,不从鼻漏,直由黄道载升载降,而鼻若虚设,乃谓之“闭”。此虚极静笃之验,盖得孟子直养之义焉。养者何?养此真一也。孟子所谓“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”、“无若宋人然”,则得矣!
其 六
忆昔学此诀未了了,但趺其足,直其体,虚其心志,平其气机,安守下极;既觉充和,渐热若灸,安守如故;觉此暖气,腾腾向后,寂守勿助;又久之,乃觉下极宽广,气机无稍阻塞,知已透关欲上矣。——关者,尾闾是也。微用下翘上耸之诀,随机纵任之,便觉脊背非背,旷若通衡,平衍上脐,绵亘数十里。琦花夹道,步者骑者、兜者笠者、负且乘者,肩摩毂击如五都之市。其中冠盖云集,辎重辐辏,雕题凿齿亦接瞳而来,自有万国珙球趋赴神京之象。忽见白虹一道,起自北海,肃肃有声,直趋峻岭而南。元神殿而随之,见山顶极平广,中峙殿宇,金壁辉煌,精曜华烛,别有天地——此道家所谓昆仑,内典所谓兜率,实人身之元首也。此中不敢顾恋,俄见赤气招耀,起自天南,隆隆有声——知是天罡。砰訇一震,与白虹相击,乃合成彩虹,长桥横空,上有羽葆旌幢,往来杂沓。已而风送繁响,馨琅磅唐——知是天乐,不敢倾听——又见星冠羽衣,仙禽神兽,绚若圆画,霭然灿然,弥满空际。斯时心怦怦欲动,凝神强定,倏寂无所见,黑宰成夜,心又稍动,且有虎啸猿啼之扰。镇静久之,大声忽起,疾若霹雳——知是剥复机关——息心候之,略有甘露需注,遍体作旃檀气。寂然不动,光明顿开,见沃野千里,城雉环列,气象壮丽——知是释典所谓帝释天,道典所谓鄞鄂也——肃然起敬,果见天神衮冕下降,舆卫庄严。身即俯伏,存迎真一,布护天宫。有顷,忽觉身随云逝,远离阊阖,回视天宫,五彩炫目,俯见大地如棋局,遍观遐迩,绣壤相错,山川纠纷——知是下方——云气垂注,瑞光纠缦。锦覆大千,定神谛审,熙来攘往之众,粟如蚁如,既而渐近,历历如掌示。斯时心目中,觉众庶非众庶,直是一我所分现,众庶之悲愉忻戚悉无所隔,直是一我所亲尝。——此即融万为一、物我无分之真境也。盖此真境,胞与众生,春满乾坤,三元之气妙合而凝,斯身斯世均在太和翔洽之中,惜尔时未及加迎真一,陶溶于林林总总之间。虚静内观,遂入浑穆。久又久之,元神出定,吾身跌直如初,而颜色顿变,忽成少年,须发皆变自成黑。——此为嘉庆十八年长至日事。
予学问疏漏,功夫未足,逞敢云有益于世乎?谨以所历之境叩之吕祖,吕祖曰:“得之矣。能行不怠,必有征验云。”以上所历之境,不必尽泥,盖各有精神诣力之不同,不可按图索骥也。
其 七
谨按是书,离世以事身,原可成仙。即一身包罗一世以医之,身世皆有功而证果,是正一举两得者。个中消息前已略呈其概,所当空净者,凡情凡绪与妄觉妄知也,所当迎存者,乾元坤元真一也。盖乾无坤不和,坤无乾不清,知迎坤乾而不知迎两元中之真一,是犹以水火煮空挡,万无得丹成仙之理。——以中无物耳!物者何?真一是也。得真一则个中有主,措施无偏胜矣,此《医世》之纲领也。诚而行之,诀中有诀,盖不外有真我以持之。所谓以我之真,感合三才之真,逆而行之,复完太极。浇漓亏损之处,斟酌清和,维持调剂于期间,当不计岁月,不计功验,尽此报身而止。古人行之见诸典册者,周时吴会张讳亚字善勋,以医世之道阴行名世之功业,默辅周召于成王时,道洽政治,福柞无疆,而证文昌果位。事载宝录,《文昌大洞仙经》原叙亦引之——叙为存华魏元君手著者。
(一得)沐先师晓谕,邑勉从事于迎元,而尚未注意于迎一,盖以性未明彻,真一之一恐难协应,亦因未闻个中玄理,妄有所待,欲得另参秘旨而后行之。然迎元之应,已历有神验。(一得)久寓之乡,春花重放于秋季非一次二次,三四五次也。如金盖之云巢,姑苏之大德庵、莲华庵、葆元善堂,禹航之天柱观、半持庵,武林之寂宁阁,上海之小蓬莱,若杏若桃、若玉兰紫荆、木笔木瓜、西府海棠之属,秋令作花,灿烂菜菠,酞若三春,万目共睹,题咏成贴,九九桃花,吕祖师尝赐诗,诸君子和之——事在嘉庆十六、七、八三年。金盖之花木尤盛,遍满山麓,岁放成例。斯十年中,吴沈门桑堪,重实于小春者,亦有七载金盖之河埠也,嘉兴童翁名宏毅,衰颓足蹇,有神相断其寿数终于是岁之腊,年已七十矣。得是埠冬实于树,服之盈握,骤强健,弃杖入山,往返七里许,身轻如飞。归采斗许,纯紫者配丸配酒,常服之,次者配于施药方中,治病无不立愈。乃岁岁如期来采,救危疾无算。其友莫达诚,顶患血瘤,大如拳,皮软薄若熟柿,翁以堪酒杯许饮之,入口片时,痒不可忍,立即平伏若失。遂与翁发愿,募砌进山石路千二百步有奇,造石桥二、路亭一。亭名止止,吕祖降坛为之题额——初,宋梅子春常止此,赵松雪题其亭曰“鹤止”,今重建,吕祖示人知止之义,故改是名——钱唐鲍薇垣太守馄为作碑文,详志造桥砌路胜因,梁侍讲山舟同书为之书。是年春,山上院中忽生杨柳红蓼,今柳已成阴,红蓼每岁皆发。柳叶能治疟疠,红蓼入曲酿酒,能消中胀。迄今嘉湖杭郡有疾者咸来采取,呼其柳曰“神柳”,蓼曰“仙蓼”。叩之吕祖,祖曰:“由气化而生,古来有之,事载《径山志》,为国一禅师事,不足异也,然亦足为迎元之一证。九九桃花,载在《续文献月令》,为林侍宸灵素广陵故事,吾题咏载焉,今所题诗即用广陵原韵。此非仅迎元得致者,喜秋桃岁放,放亦繁衍称郁,类昔广陵风景矣。汝曹勉之。”又曰“汝曹亦知林侍宸之仅证灵钦秘录一代宗师者,其故何哉?将大道而树私名,一也;及既赴召,迭以法显,二也;反舍真一,谬云有待,三也。使其能不赴召,而密迎真一以医世,宵小潜消,天下太平,其功尚可量哉?述不师古,吾曾谕示,而有待之见牢不可破,以致不能直上天衙,惜哉?”——此嘉庆二十一年短至日示。
(一得)学力未充,辄蒙祖师奖许,其应在草木者,众所共见,故志之以劝同志。若众所不知者,为所当为,不欲为外人道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