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 命 经

禅 机 论 第 十 二

  华阳曰,佛道性命喻龙虎,龙虎喻动静,动静喻禅机,何喻之杂也?

  且人从禀受,无非性命而已,另外又有何物哉!人若成乎道者,先将保守性命。性命之藏处,别名曰龙虎。龙虎之行住,又曰动静。动则为机,静则为禅。千名万喻,不出性命。除此性命两物,都是诓哄愚夫之进门耳。

  古佛曰,不识性命,则大道无所成。

  千门万户,费尽心机,实不知性命,或修性 或修命,亦无所成。

  佛佛祖祖,莫不由此性命而为之修炼也。

  且自古成道者,未有不修性命而得证果矣。

  夫既曰性命,而又曰禅机者,何也?

  心静者,为禅也;肾动者,为机也。

  且人从禀受性命,原是一团。

  盖人受胎之时,父母二炁合成一炁,一点灵光之性,即在其中。古人所谓三家和合有其身,真不谬也。

  及其生也,分而为二者矣。

  且人生之时,□(口里一力字)地一声,性分于心,命分于肾,二物所隔八寸四分,至老莫能相会矣。

  当其节至体旺之时,

  人到十五六岁,丹田之炁自动。

  而慧命元宝,

  元者,即所受先天之炁也。

  即有变化,拱关向外之机者在焉。

  盖先天之炁之隐于丹田,后天足时,则先天炁自动,动而不修,拱开阳关,则变为后天有形之漏尽精矣。

  不令其顺出,趁此之机,

  机者,在内有景,在外者,外肾动也。

  回光返照,凝意入于北海,则元宝亦随意之还于北海矣。

  寂无老师云,凝神收入此房之中,则炁随神往,自然归于此窍矣。又世尊云,心目所在。

  故谓之和合凝集。

  以心合肾谓之凝也。

  因其有变化之顺逆者,

  顺者,元精,亦为漏尽;逆者,元炁,亦为物也。

  故曰机也。

  机者,动也。

  若不曰机,则人不知慧命所动之至宝。

  夫命者,元炁也。炁动虽不泄漏,则亦外耗,耗尽呜呼。修炼者,不令其外耗收藏于内,则成其道也。生人亦是此炁。故曰至宝矣。

  以兀坐顽空,

  如今之禅门不知慧命,摄心死坐谓道,谬矣。

  迷却性命配合之真机。

  不知性命凝合,空自磨砖作镜,有何益矣。

  且落于枯寂,将以何者为真种哉!

  不知和合凝集之法,则无真种产之景矣。

  及其机之息也,默照浑然,故曰禅矣。

  且机息者,命不动,阳不起,故曰机息。机既息矣,回光静照,无事无为,故曰禅也。

  时至忽然而动,又曰机矣。

  盖时者,非天时之时,乃真种产之时也。能知前所用之法,自有真种产之时也。

  急当采取。

  收回于本宫,不收则错过矣。

  圆通谓之盗着,

  盗者,取也。

  起阖辟之消息。

  阖辟者,内外之呼吸也。消息者,元关之机耳。

  运法轮之元机,

  此即真种通任督之道路,呼吸催通,故曰法轮元机也。

  真种灵宝,当归根深藏。

  藏于下丹田之所矣。

  古人谓之返本复命也。

  运行又归于命之原窟矣。然取得此种来,由法轮之机如意。斯谓之舍利。舍利,是命得性炼成,谓之舍利矣。去其有为之功,去其风吹运行之法。用其无为之法。以回光返照。静默而寂照之,又曰禅矣。此乃采舍利之功,有七日之照也。斯谓之心目所在。在者,心目在于舍利之处。且牟尼之珠成。团成一个。形如珠砂,光似雪。里面红,放光则白矣。融似场煎,味如蜜。丹田融暖,口中如蜜。活活泼泼流通出焉,又曰机矣。出者,出炉也。不惊不疑,以意定静,待而动取,伺候动而同行,实谓之妙法善取之方也。除此之法,再无别法,可取所谓柔能制刚。迅此动机,动者,珠动也。

  徐徐穿过三三之铁关,

  盖徐徐者,不前不后,前则谓之导引傍门,后则请之存想外道,故必相依而同行。三三者,背骨之奔,左右有孔从中而直上矣。

  斯谓之超凡入圣。

  炼舍利在脐下,既成舍利,必要超脱离出幻境,不超终有所患也。

  牟尼之宝珠既归中央,

  心下肾上,

  柔守而定照之,又曰禅矣。

  常以温养,

  禅定之中,融融无为之乐也。

  一团太和之天理,似醉如熏,佛曰禅定之中三昧也。

  且无为之中忽有为焉,又曰机矣。

  太空中一点甘露。

  夫既曰无为,而又曰机何也?若不曰机,则人不知有此妙物,孤守胎囊。

  不知大道,天人有相助之机也。

  顺此机之妙物,收附于胎中。

  以意逆至于中宫。

  寂照而长定之,又曰禅矣。

  依然温养。

  斯谓之生灭灭已。

  二炁永定矣。

  夫寂定之中,一物超然而出,又曰机矣。

  从丹田而来,有华而无形,悬于太空。

  稍稍而待之,又曰禅机矣。

  二三息之间。

  随而又出焉,又曰机矣。

  亦从丹田而来,有华而无形与前物相合。

  收而藏之。

  用秘密天机法,收手胎中。

  寂照柔而默守,又曰禅矣。

  无事于无为,常寂而常觉。

  寂照柔默之中,二物从涌泉而出,又曰机矣。

  有二道纯阳之物,从涌泉直升于顶,降于中宫矣。

  取而静定,又曰禅矣。

  鼻无出气,六脉俱宁。

  斯谓之寂灭也。

  从无出入之迹。

  且寂灭之定久。纷纷白雪满空,又曰机矣。斯时出定之辨机。

  乃是真景。

  不令其迟阻,

  速以出之。

  若夫滞于胎中,缺少神通之变化,

  又是一愚夫矣。

  即当而出之。

  从顶而出。

  斯谓之超出三界,宁而待之。

  离凡身一二尺候之。

  又曰禅矣。一片金光悬于当空,又曰机矣。收而入之,定而又定,又曰禅矣。久久长定,形神俱化,而禅机之说,从此毕矣。

  上下万古,禅机从此,今则尽漏泄矣。

  余愿学佛者,休误入于邪师外道,口头之禅机,认为真机,则非禅机矣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